近年来,商洛市丹凤县武关镇党委、政府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与科学部署下,全镇上下同心同向、攻坚克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一幅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

一、强化领导,筑牢生态保护坚实根基
持续统筹部署。武关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夯实“四支队伍”和公益性岗位网格化责任,将生态环保工作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确保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健全责任体系。制定并严格落实《武关镇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镇、村职责分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村级落实、全民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闭环。

二、亮点纷呈,生态惠民成果更加可感
武关镇聚焦突出环境问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碧水保卫战纵深推进。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配套管网不断完善,人工湿地和一体化设备落实专人管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显著提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鱼翔浅底、水清岸绿已经成为常态。
蓝天保卫战成效巩固。强化扬尘精细化管控,动态管控“散乱污”企业,开展严禁秸秆焚烧、垃圾焚烧等工作,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净土保卫战稳步实施。武关镇全面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压缩转运”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有效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2处,让曾经的“伤疤地”蝶变为“一片净土”。


三、精准施策,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农村环境整治全覆盖。突出重点区域,系统开展道路环境、河道沟渠、美丽村庄、房屋院落、乡村田园整治工作,明确农户门前“三包”责任,确保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和规范化。
秦岭“五乱”整治立体化。紧盯省市县下发的疑似图斑问题、市县台账反馈问题,举一反三、高效整改。对2019年以来省秦岭办下发的23个图斑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目前无反弹新增。下发秦岭“五乱”提醒函,各村支书、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并邀请网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强带动。我镇VEP试点“2025年武关镇毛坪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产业发展项目”和“凤林科技活性炭技改扩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将加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生态红利持续释放,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
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开展“秦岭生态卫士行动日”专项行动、网格化运行管理工作,持续开展秦岭“五乱”巡查工作,网格员累计巡查3201次3264小时2461公里。

奋进新征程,续写新篇章。武关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是全镇上下勠力同心、久久为功的结果。展望未来,我镇将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持续巩固治理成果,不断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坚实的生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