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洛市商南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打造特色农业强县,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
商南县做好土特产文章,激活乡村产业新动能,深挖“土”资源,开展全县土壤微量元素普查,系统梳理县域内优质水土、特色物种、传统技艺等再生资源,建立“土特产”资源库,划定优质茶叶适生区、冷泉鱼养殖带、中草药种植区。依托商南的好气候、好环境,发展茶叶、冷泉鱼、食用菌、民宿等特色产品,培育壮大“茶菌果药畜渔”产业链,发展茶叶29万亩,梅花鹿养殖规模西北第一,三文鱼冷泉养殖规模全省第一,成功举办“秦岭山珍”走进香港品鉴推介会,12种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茶叶、高山有机蔬菜进入沪粤港澳市场,猕猴桃、橡子仁等产品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十里坪镇获评省级产业强镇。
商南县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试马河生态清洁小流域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太吉河、清油河流域通过省级幸福河湖验收,县域丹江、滔河2条主要河流4个监测断面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制定《乡村建筑风貌导则》,新改造农房420户,新建房屋风貌管控达标率100%。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5个,建成秦岭山水乡村30个、累计达到60个。完成9个和美镇区建设,富松路、新马路等一批县乡干道建成通车,二郎庙等31个旅游康养乡村愈发靓丽。
该县深化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建立完善县、部门和镇(街道)、村(社区)“一把手”挂帅的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推进机制,抓实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整顿。落实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深入推行“六化”治理模式,建好管好用好“云端”上的党群服务中心,拓展“道德银行”激励功能,进一步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推动县镇村三级书记抓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一地五金”联农带农方式,不断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益20万元以上的村达52个,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有12个。(通讯员: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