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商南县司法局丹北司法所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肩负着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重任。该党支部通过强化政治功能、夯实组织基础,将党的领导全面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成为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中流砥柱。这不仅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坚实支撑,更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强化组织建设,以党建硬度夯实法治根基
党支部将党建引领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在党组织建设方面,重点培养既精通法律又擅长治理的党员干部,不断提升党组织的依法治理能力。同时,将法治教育纳入党员干部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和法治实践活动,持续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通过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们主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带头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党员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融入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
二、深化多元协作,以党建温度化解矛盾纠纷
针对基层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党支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联合综治中心、法庭、派出所、村委会、网格员等多元力量,灵活组建联合调解小组,高效应对各类矛盾。对于涉及法律问题的纠纷,司法所、派出所和法庭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分析和调解;对于涉及邻里关系、家庭矛盾的纠纷,村委会干部凭借对村情民意的深入了解,进行耐心劝导和协调。

这一机制不仅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及时处理和有效化解,还显著提升了矛盾化解的法治化水平,大幅提高了调解成功率,充分彰显了党建引领在化解基层矛盾中的核心作用。
三、推动融合发展,以党建力度构建治理合力
党支部积极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以党建为纽带,将三者有机结合,共同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形成了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自治奠定法治基础:在各村党支部及司法所的指导下,广泛征集村民意见,结合环境卫生整治、邻里关系处理、家庭美德等方面的规定,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确保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明确村民的权利和义务,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提升村民依法参与自治的意识和能力。

德治促进法治认同:在德治层面,支部通过入户走访、宣传栏、广播、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村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潜移默化中增强群众对法治的认同和遵守。
法治保障自治德治:法治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党支部及司法所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法治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持续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各司法所在辖区内设立法律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引导群众依法维权,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确保自治和德治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前行。

商南县司法局丹北司法所党支部将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并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推动基层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以契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确保党建引领在基层治理中始终发挥核心引领作用,为基层群众营造更加和谐稳定、公平正义的生活环境。(商南县司法局丹北司法所党支部 刘曦昊 朱承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