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诊日记(一)
作者:祝永刚(陕西省商洛疗养院)

一年一度的院外巡诊如期开展。
这一周轮到我前往镇安。7月1号,我们一行四人,医务科老杨科长,检验科闫主任、司机李建波和我如期出发。此行计划是巡诊镇安县各乡镇,走访镇安县境内所有的麻风受累者,并赴镇安县医院与皮肤科医生交流。按照院内执行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要求,今年的院外巡诊不发公函,巡诊组根据当地疾控中心提供的联系方式,直接深入村组,见人见事,整个出行过程自行解决餐饮住宿。
早8点出发,天气阴间多云,不热不冷。我们一路高速、低速辗转,12点前到达镇安,匆匆每人一碗面条下肚后,立即前往1号镇某砭。车子出了县城行走在镇旬公路的盘山道上,从七拐八拐的弯道边上,可以望见车路是在悬崖中间开凿,悬崖之下就是深邃的河谷。
某砭去年来过,看望的受累者住在大路对面,傍着大山,山根河岸上斜盖了小小的一间厦子房,需要步行穿过大河上的吊桥才能到达。吊桥摇摇晃晃,许多蛛丝迎面拂过,桥下是浑浊的河水。熟悉的房子,门紧闭着。返回公路边,向邻居打听看望的受累者去向,两名当地人用镇安话说:“上县上去了”“去钓鱼了”。那腔调与商州土话差异很大,连蒙带猜,勉强听懂。

只好去另一个地方。那是村卫生室,五室分开,其中一间里面有颈椎牵引器和“神灯”等设备。我们略有感慨,基层卫生室如今条件大有改观,但比起我们单位,还缺少门诊社会服务。几经商议,决定赶往X沟。进入X沟的公路,坑坑洼洼,不时有大卡车行走,大车车尾,尘烟飞扬。进沟不远就是矿区,一路的水泥路,都被大车压成了搓板路。X沟我前年去过,还在那里另一个很深的沟里诊断过一个现症患者。
回想那次经历,难以忘怀。前年暑期,天气炎热,接镇安疾控线索,在当地精神病院发现一例疑似麻风患者,我和张老师、吴医生一起随院外巡诊组迅速赶往X沟村。村医带领我们开车走了10余里山路,再步行约10余里,经过一道河谷和一处山坳,寻到一位听不清也答不了问话的60多岁老人,衣服破烂,手指末端溃烂。村医确定是他后,我们三人开始在茅草路边现场查体。患者无法配合,我们在村医帮助下勉强完成涂片,通过临床表现和后来的涂片结果,证实麻风诊断。
那次出行,是我巡诊经历里,步行路程最远的一次。那个沟里的路,或是断崖劈石开凿,或是深林中盘曲,脚下石砾如卵,抑或茅草路仅尺余宽。整个进沟过程,没有路遇,只能说我们去的地方人迹罕至。一行最年轻的吴医生拿着我们的出诊箱,也是大汗淋漓。单趟1个半小时,往返之间,我们用了近4小时。
这次我们在X沟村卫生室,又一次和村医絮叨麻风的许多知识。他60多岁,健谈,也知晓他们村里的大致情况,以前村里曾经有过两个麻风病例,但彼此毫无瓜葛,非亲非故。他也纳闷,我们解释了一些专业的知识,他清楚了。
从X沟返回到某砭吊桥处,我们行驶得很慢,看见河对面的厦子房前那个受累者的背影,遂再次去他家。查看了他的四肢,右手猿手畸形,右足1-4趾缺失,有残疾但还算没有完全丧失功能,生活能够自理。他说患病出院返回后就居住河畔,一个人清净,不打扰别人,现在偶尔还能钓钓鱼。送给他一身衣服,伴随西下的夕阳,我们驱车返回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