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满意。你们努力劝和,为我避免了一场应诉官司,让我家能安宁过日子!
我满意。感谢你们辛苦奔走,让我们两家和睦相处,让我避免了一场赔偿诉讼纠纷,腾出更多时间搞好家庭生活,你们是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近日,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大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运用“解心结”调解工作法,成功调处一起因义务帮工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双方当事人在回访中都表示满意并对调解员表达感谢之情,成功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力促进了邻里和睦与乡村和谐。
案件起因于2025年7月,村民张某某因家中猪圈发现毒蛇,紧急求助邻居王某某帮忙驱赶,王某某在帮忙过程中不幸被毒蛇咬伤,花费医疗等相关费用共计一万余元。事后,王某某家属与张某某家属就赔偿问题产生分歧,矛盾一度升级。
大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介入,秉承“枫桥经验”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核心要义,迅速启动“解心结”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员团队由村调委会、司法所、派出所多方力量组成,形成调解合力。他们并未就案办案、简单划分责任,而是将重点放在打开当事人的“心结”上。
调解初期,双方情绪对立,针对帮工实事分歧很大,争吵激烈。调解员通过调取公安部门出警谈话记录向双方当事人及家属做耐心细致的解释,陈述张某某在本次毒蛇咬伤事件发生前是其主动喊了王某某帮忙撵蛇的事实,应该承担被帮工的义务和责任,双方情绪平静后,又因诉求差距较大,无法达成协议。之后,调解员们多次上门,采取“背靠背”方式分别与双方深入交谈,耐心倾听诉求,细致梳理症结。一方面,向张某某一家释明《民法典》中关于义务帮工受损,被帮工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法律规定,引导其认识到应负的道义和法律义务;另一方面,对王某某家属进行情绪安抚,肯定王某某邻里互助的善举,同时引导其考量实际情况和自身保护注意义务及邻里长远关系。
在充分沟通、奠定基础后,调解员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协商。过程中,调解员注重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陈述矛盾恶化的不良后果,回忆平日和睦相处的邻里情谊,弱化对立情绪,强化和解意愿。经过数轮耐心细致的调解,最终成功促使双方互谅互让,于2025年9月27日达成一致:由张某某之子一次性补偿王某某家属3000元,王某某家属承诺不再就此事件主张其他权利。协议当场履行,双方握手言和,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大坪镇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创新应用“解心结”工作法的生动实践。通过情理法相结合,抓住矛盾关键点,有效疏导当事人情绪,最终化解纷争,展现了新时代基层调解组织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了有益样本。(李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