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9-86178533

首页 >> 商洛 >> 正文

【“八五”普法亮点展播】商洛市消防救援支队“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2025年10月15日 17:21  商洛司法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商洛市消防救援支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以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法治素养为目标,创新普法形式,深化普法实效,为全市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深化思想认识

把握普法工作方向

支队党委始终将普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注重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普法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确保普法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在日常工作中,支队注重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组织专题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全体指战员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同时,将法治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实践,引导全体人员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支队还注重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确保普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支队上下形成了重视法治、崇尚法治的良好局面,为推进消防工作法治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执法普法

提升法治宣传实效

支队坚持将普法工作与日常执法监管紧密结合,创新推行“说理式执法”模式,使每一次执法检查都成为生动的普法实践。在开展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不仅严格依法履职,更注重将法律宣传教育融入执法各环节,实现执法与普法的有机统一。针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执法人员都会耐心细致地向管理单位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阐明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帮助管理对象深入理解法律规定。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支队采取“一对一”专项法治辅导,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深入分析隐患成因和法律依据,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促使管理单位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自觉落实整改措施。在行政处罚案件办理中,坚持处罚与教育并重的原则,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法律条文解读等方式开展以案释法,让当事人既认识到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又掌握相关法律知识,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这种将普法教育贯穿执法全过程的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了执法对象的法治意识和守法自觉,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创新宣传形式

增强普法工作吸引力

支队在普法宣传工作中注重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创新宣传载体和传播渠道,不断提升普法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宣传内容上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使法律知识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实际。注重根据不同受众特点,采取差异化的宣传策略,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支队充分认识到传统宣传方式的局限性,积极推动普法宣传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通过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形式,使法律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广大群众。在宣传过程中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性,激发群众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注重将普法宣传与群众日常生活相结合,使法律知识真正入脑入心。通过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支队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得到显著提升。下一步,支队将继续探索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推动普法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突出重点节点

开展精准普法教育

支队高度重视重要时间节点的普法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消防宣传月”“消防宣传日”等关键时段集中开展普法活动。在这些重要节点,通过组织专题宣传活动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向社会各界普及消防法律法规知识。同时,注重将普法宣传与日常消防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常态化宣传与集中宣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通过突出重要节点的普法教育,支队的法治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类群体的消防安全法律意识明显提升,全社会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消防安全环境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责任编辑:yuki

上一条:商州城管依法拆除金凤山景区内违法建筑 下一条:洛南县景村镇:“小核桃”激活“家门口经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