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9-86178533

首页 >> 商洛 >> 正文

商洛山阳:深化林业改革创新 推动生态经济共赢

2025年10月17日 09:13  山阳宣传

近年来,商洛市山阳县林业局、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注重“提质、兴业、利民”,推进全县森林资源高水平保护和林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突出“以红带绿”,自身建设提质增效

聚焦“三个年”活动,山阳县林业局创新举办“林业大讲堂”17期,局班子带头开展调研,撰写调研文章20余篇,其中《山阳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关于发展林下经济的调查与思考》在《商洛工作》推广学习。突出“以红带绿、以绿映红”,强化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效能建设,大力培育“党旗红引领生态绿”党建品牌,持续建强生态绿军,选树为民服务、国土绿化、产业发展、生态卫士“四个先锋”9人、党员示范岗20个、道德模范4人,培树全市先进工作者2人。省级文明单位和模范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提升,党建工作接受全县机关党建观摩,连续8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格次。

深化改革创新,林业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明确县级林长20人、镇级林长40人、村级林长480人,配备护林员1655人。强化清单化推进、网格化落地等“五化”措施,认真落实“三单两函”机制,深入开展林长制“抓示范、促提升”“林长履职能力提升年”活动,打造林长制示范镇13个、示范村26个,建设“标准化林业分站”7个,以示范带动促提升,全县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创新实施“林长+重点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和规范各级林长“巡、盯、管、督”履职责任,突出抓好“三治、两防、三保护”等重点工作,推进“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绘就治林兴林新画卷。

突出重点难点,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

建立实行“林长+法院院长+检察长+警长”机制,动态排查整治秦岭“五乱”问题,结合各级环保督察、森林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共办理涉林案件179起。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实行三年包干负责制、跟班作业制度,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清理病死疫木13.11万余株,做到疫木“即死即清”,实现无新增疫点和“四下降、一提升”。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及护林防火行动,突出特殊群体、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强化宣传教育、“红袖章”巡查巡护、野外火源管控等防范措施,及时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织密全县林业领域“安全网”。扎实开展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及违法行为排查整治、清网清套清夹、清风行动等专项行动,全县排查有关场所793家,排查线索57条,处置个人私养鸟类89只,办理涉野生鸟类案件8起。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点3处,成立鸟类等野生动物收容救治站,救助救治野生动物61只(头)。扎实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行动,认真落实“一树一牌、一树一档、一树一策”和8株特级古树重点保护机制,抢救濒危古树12株,确保全县275株古树安全。商洛市2024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仪式暨主场活动在山阳举行,荣获“陕西省秦东地区护林联防工作先进县”表彰。

坚持科学绿化,擦亮绿水青山“底色”

大力实施科学国土绿化行动,纵深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全面开展城乡绿化美化,共完成造林绿化57.66万亩。突出翠屏山、省道、高速路及高铁沿线出口等重点区域,补植补造、巩固提升重点区域绿化成果12处、2620余亩。实施矿山生态恢复治理2.85万平方米。全力支持配合全县墓地治理工作,供应绿化苗木12万株,达到“见林见绿不见坟”。精心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植树571.2万株。山阳县森林覆盖率由“十三五”时期的63.1%提高至72%以上,活立木总蓄积791.91万立方米,山阳县成功入选“中国天然氧吧”,“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提升,获评为“陕西省绿化模范单位”

聚焦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大力开展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促进“三产融合”。突出磨沟河、峒峪河、靳家河流域,新建红仁核桃示范基地0.75万亩,实施紫玉核桃示范建园0.05万亩,落实核桃综合科管十项技术措施,全县核桃总面积达57.5万亩,年产量2.06万吨。以漫川关、天竺山、高坝店、户家塬、小河口5个镇为重点,突出“改、建、管”,实施板栗改造提升7.81万亩,全县板栗总面积达50.3万亩,年产量0.84万吨。加大油茶良种选育和推广力度,发展油茶1.36万亩。持续巩固提升全县33.4万亩退耕还林成果,突出“连翘、五味子、苍术”等五大优势品种,建成西照川镇瓜蒌、王阎镇连翘等中药材小镇5个,发展林下种植2.34万亩、中药材基地20.19万亩。聚力打造西照川、王阎、银花镇沿线十万亩连翘产业带,抚育管护连翘等野生中药材5.05万亩,商洛市十大“市花”基地暨连翘产业示范基地授牌大会在山阳县召开,户家塬镇黄龙村、王阎镇连翘示范基地被市上命名。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58.3万亩,年产量28.6万吨。发展林麝、梅花鹿、鼯鼠等特色养殖17.53万只,其中林麝存栏量达2200余只、数量位居全市前列。扶持培育林产品加工企业82家,开发13个系列105个品种,启动色河铺中药材加工和储备库建设,精准延链补链,不断提高林地经营综合效益。陕西智源食品有限公司被授牌为商洛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创业基地,该公司“博汇”品牌被认定为首批“商洛老字号”。研究编制《县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森林康养基地9个、项目6个,支持发展精品民宿5处30座,建设森林乡村4个。山阳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法官、银花镇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镇,青林山庄、莲花山入选中国森林康养人家。天蓬山寨获评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全县林业总产值由“十三五”时期的24.86亿元提高到34.53亿元。

强化服务保障,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将依法行政、为民服务等纳入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内容,进一步规范、优化涉林审批事项办理流程,推行农民自用木材采伐证“网络化”办理,共审核审批占用林地建设项目105宗,办理采伐证635份。积极主动做好色河抽水蓄能、西十高铁、甘浙输电线路等重大项目建设使用林地的服务保障工作。强化全县3支野猪狩猎队伍培训管理,办理狩猎证30本,组织以人工辅助猎狗驱赶狩猎形式,有序开展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山区群众利益。

拓展转化路径,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联合县发改局等部门,研究制定《县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长期规划》《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等文件。及时成立山阳县林投实业有限公司,搭建林业生态建设投融资平台,激活转型发展动能。稳步推进“百万亩绿色碳库”示范项目建设,流转商品林林地2.17万亩,打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积极探索推行“国社合作”模式,推动国企、国有林场与村集体、林农开展合作经营。配合支持完成全县4个VEP试点项目核算,丰阳雨露食用菌产业园“好蘑菇”品牌价值428万元,申办绿色金融贷220万元,交易碳汇量1828.23吨,所得收益7.68万元按“林农林权证面积得5成、公司得3成、村集体得2成”的比例分红,为全市第2号林业碳票。建立“林业碳汇+生态司法”协同机制,建设司法碳汇林666.7亩、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85亩,全市首张“司法碳票”在山阳落地。山阳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工作在全省林业工作会上交流发言。

聚焦惠民惠农,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各项工作,组织培训林农1.2万人次,带动3.4万户脱贫户走上发展产业、增收致富道路。在实施林业项目工程建设中,优先吸纳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3000余人参与务工。持续稳定落实生态脱贫各项政策,年发放生态护林员管护补助费974万元,累计兑现生态效益补偿1.22亿元、退耕还林资金5697.8万元,受益农户8.52万户。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快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健全林权流转服务体系,组织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科学森林经营等工作,持续做好“放活山权、激活林区、谋活利民”文章,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华军 贾财 闫鹏飞)

责任编辑:yuki

上一条:商洛市中心医院组织“刀刃向内: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与求解医患关系”专题培训 下一条:商洛商南:小菌菇背后的增收密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