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丹凤县城附近的凤冠社区,是陕西省两个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之一,它作为全县社区治理的代表,被评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美丽安置社区”“省级慈善示范社区”“市级先进党组织”。

“社区干部跑得勤、工作态度好,能关心关爱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凤冠社区的搬迁户吴葡萄、周彩银在评价帮扶干部和社区干部时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丹凤县分类施策推动大型易地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单独成立凤冠社区、商邑社区、丹水社区、兴隆社区4个移民社区,成立“红袖章”志愿者巡逻队伍11支200余人,定期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志扶智活动,充分发挥“一约五会”作用,推动移风易俗,帮助搬迁群众实现从“融入”到“融合”。

丹凤县统筹安排衔接资金、预算内资金、金融支持资金等向安置点倾斜,将未就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等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两委”班子,建立“党支部+网格长+网格员(楼栋长)”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强化社区治理管理。配套设施方面,建成党群服务中心11处、幼儿园3所、小学3所、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个、卫生室12个、红白理事馆9个、老年活动中心4处、文化广场12处、警务室3个。开发后续扶持公共服务岗位200个,建成安置点小菜园60余亩,创设小菜园、小仓储、小超市、小便民服务站、小电商服务点、小理发店、小停车场等“九小设施”,设置便民服务大厅、爱心超市、日间照料中心、“五点半”课堂、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活动中心、群团办公室等机构,引进社会资源,志愿者专业服务,群众幸福感不断攀升。
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按照“承诺、亮诺、践诺、评诺”步骤,通过“乡音党课”“院落会”等形式,组织干部讲政策、讲变化、讲帮扶,摒弃旧陋习,崇尚新风俗。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群众崇尚社会正能量。
丹凤县移民搬迁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全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聚焦后续扶持工作的实际问题,努力在产业支撑、就业保障、社区治理、公共服务、长效机制上狠下功夫,以系统思维推动产业、就业、治理多维发力,真正实现搬迁群众生计可持续、生活有尊严、发展有希望。(赵宇 彭滢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