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洛南县保安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仓颉传说》、国家4A级景区仓颉小镇、唐澍红色教育基地、洛惠渠所在地,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保安镇立足交通、文化、生态、产业“四大资源”优势,瞄准文旅名镇、康养小镇建设目标,实施规划引领擘蓝图、资源盘活兴产业、农旅融合筑高地、集镇提质焕颜值、党建领航聚合力“五大举措”,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保安镇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镇”“国家级卫生镇”,4A级景区仓颉小镇被评为“陕西省自然教育基地”“2023年度全市十大最美景区”,溪乐谷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森林康养人家”。

4A级景区仓颉小镇
一、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以规为领”,擘画镇域发展新蓝图。立足“文旅名镇”发展定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镇村发展规划。形成“一带三区”空间格局,“一带”即以仓颉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发展经济带,“三区”即以“果(夏草莓、核桃)、菌(食用菌)”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示范区;以“五味子、金银花、连翘”等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医养药食体验区;以国家级工坊巧手草编为主,集非遗产品制作展销、民俗文化体验、饮食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手工非遗特色商区,全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

非遗街区
(二)坚持“以资兴产”,增强镇域发展新动能。深度挖掘仓颉造字文化,联合县文旅集团相继开发建成灵龟负书、仓颉授书处、中国书法馆、国际文博馆、洛惠渠指挥所等文化点位,推动形成以仓颉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发展经济带;整合优化土地资源,引进国内首批新加坡种苗,建成500亩集中连片夏草莓农旅观光产业示范园和1230亩北五味子种植示范基地;盘活闲置移民搬迁房屋、商铺等固定资产120户,建成酒店客房40套,农家乐7家,建成包含29家非遗门店、44家当地特色饮食门店,集非遗产品制作、销售、体验为一体的特色商业商贸街区一条,有效带动周边搬迁群众230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实现户均年增收6000元,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以上。

洛惠渠
(三)坚持“以农强旅”,构筑镇域发展新高地。立足保安生态环境良好、适宜生态农业发展的自然优势,围绕农旅融合发展,在北斗村建成85个高标准食用菌设施大棚,发展香菇、羊肚菌、蔬菜等种植业,打造集采摘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的农业综合示范园;在东湾村建成“秦岭野丫头”农业综合示范园,发展可视化农业、田园采摘综合体、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共享经济、电商经济,打造网红直播带货打卡地,实现抖音粉丝关注量30万人,销售农产品512万元;在洛灞路沿线建成500亩集中连片供港蔬菜基地和万亩小麦基地,把绿色农业打造成为洛灞路沿线的主基调,让游客可以深入自然乡野“采菊东篱”、收摘果蔬、耕耘垂钓。

五味子产业园
(四)坚持“以城促景”,扮靓镇域发展新名片。立足建设干净整洁、生态有序、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管理精细的秀美集镇目标,按照“地下到地上,地面到空中”的工作思路,总投资2375万元,围绕“一强三改两建一补”工作思路建设秀美集镇。“一强”即:建强地下污水管网系统,建设地下雨污水管网1244米;“三改”即:改造老街道、阳虚路、河滨东路3条道路1864米,并配套人行道;“两建”即:建成非遗特色手工街区一条,建成农产品交易市场一座,满足仓颉4A级景区配套服务和集镇农产品交易需求;“一补”即:补齐公共设施短板,配建法治小广场、非遗小剧场、公厕各一个,新增环卫设施30组。秀美集镇的建成,与仓颉4A级景区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实现镇区和景区功能与品质大变样、大提升。五味子产业园

农耕文化展演
(五)坚持“以党为舵”,凝聚镇域发展新合力。坚持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片长+楼栋中心户+爱心妈妈”五级管理服务机制,将廉勤监督员等力量与“有事你找我”紧密结合。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文明社区”评选创建,精心开展“字润千年 书香保安”书画展、农耕文化展演、谷雨祭祀仓颉、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等活动,通过不断弘扬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广泛汇聚民情、民智和民意,奋力形成推动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市场竞争优势较弱。旅游产品单一、业态不丰富。现有的旅游景点都是以观光游览为主,集娱乐、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多元化旅游产品等新业态发展较慢。旅游商品仍以初级农副产业为主,如豆腐干、挂面、凉粉等,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包装、营销没有形成体系和规模,旅游经济潜力没有充分释放。
(二)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一是配套服务的吃住行游购娱不够完善,东坡酒店接待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游客多层次、多元化需求;二是主要旅游景点未开通县域公交,景区通达不够便捷;三是公共服务设施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不足,智慧服务水平、农产品展销、地方文化特色展示等配套功能尚待提升。
(三)文化资源挖掘不足。对地方特色、民俗风情、人文内涵等要素挖掘不够,表现方式传统,缺乏贴近游客的现代方式,景观建设和文化展示不到位,文旅产品的吸引力较弱。
(四)品牌效应彰显不够。目前,景点宣传主要通过公众号、社交账号、官方媒体和线下活动进行宣传,影响范围主要在商洛境内,在外省、外市开展线下活动少,宣传推介的影响力有限,缺乏“引爆点”,景点知名度较低,游客流量有限。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资源挖掘,让旅游元素更加丰富。继续加大对仓颉文化、红色文化、洛惠渠传统、非遗文化等资源的挖掘开发力度。围绕展现仓颉造字核心文化和主体景区,提升灵龟负书、墨染黑潭、仓颉授书处、仓颉文博馆等景点规模,倾力打造以仓颉文化为标志的景观群落,增加更多具有观赏性、体验性、互动性、趣味性的元素,增强文化元素的可感知性、可体验性;依托唐澍殉节处等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加快唐澍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建成洛南县首个革命纪念、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文化宣传窗口;围绕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扎实开展学习研讨、实地体验、讲专题党课、一线宣讲、主题演讲、实践锻炼、领办实事、选树典型等“八项重点活动”;以手工非遗街区为核心,加大非遗店铺招商力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展演活动,推动商圈聚集,实现“人流、消费流”双提升。

墨染黑潭
(二)强化融合发展,让旅游模式更加多元。科学编制镇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旅游+农业”“旅游+康养”为重点,不断丰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在黑潭村打造千亩五味子采摘观光园,在杨庄村、八道河村打造百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在洛灞路、三保路、文瓦路沿线打造万亩连翘观光带,让游客在悠悠药香、万亩花海中感受“天然氧吧”的生态美;引入中医养生与西医康复诊疗就医机构,盘活仓颉小镇康养医院,配套中医药诊疗、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设施;壮大医药产业体系,以“中药材规模化基地”为核心,建设商洛芸瑞、陕西骄阳等一批中药材种植加工、中医药康养体验和文化展示、产品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医养文旅综合体。

溪乐谷
(三)强化服务提升,让旅游体验更加舒心。完善景区景点、特色田园等住宿、餐饮、停车位、卫生设施、驿站、观景台、旅游标识系统等公共配套设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完善智慧服务、农产品展销、地方文化特色展示等配套功能设施和信息化水平;深入开展仓颉小镇4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定期开展旅游住宿、餐饮、导游等旅游服务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规范提高一线员工技能水平、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承接旅游标准化建设、导游培训、行业技能大赛等事项;完善市场服务机制,建立旅游购物市场综合监管、联合执法检查、统一受理投诉、案件承办工作制度,提升投诉退赔的时效性、便捷性和满意度,为游客营造安心、放心和舒心的旅游消费环境。

唐澍红色教育基地
(四)强化品牌营销,让旅游产品更加畅销。借助数字化技术、动漫和沉浸式体验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活化故事、场景再现和艺术再创造,开展谷雨祭仓颉典礼、农耕文化展演、“字润千年 书香保安”书画展、五味子采摘节等各类以当地特色文化为载体的主题活动,吸引游客赏保安文化盛宴;举办中国汉字节、仓颉文化和洛惠渠宝贵传统论坛,开发以当地特色文化为主题的诗歌、小说、话剧、舞蹈、音乐、影视等,提高保安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发含有仓颉造字、洛惠渠等字样的邮票、茶杯、书签、拓片等文创产品,使其成为带得走的保安文化,不断打亮保安文化品牌;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网站、电商平台、抖音达人以及移动终端等的合作,立足保安文化特色,策划系列活动和载体,发挥“名人效应”“网红效应”,利用“粉丝经济”“流量经济”为保安文化旅游行业赋能引流。

仓颉文博馆
(五)强化要素保障,让旅游发展更加蓬勃。加大市县财政对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支持,按照“谁投资、谁运营、谁受益”的思路,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文旅康养产业项目建设,促进旅游投资经营多元化;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方式,制定符合保安旅游发展实际的用地规划,允许社会资本和个人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开发旅游项目,鼓励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旅游业发展;用“两个结合”引领文化保护与传播工作,秉持“两创”方针,推进仓颉文化、红色文化、洛惠渠传统、非遗文化进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让人们了解其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形成人人传文化、人人抓旅游、人人成导游的发展氛围。(作者余艳系洛南县保安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