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前指挥统筹防汛抢险“一盘棋”汛情就是命令,安全就是责任。山阳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决扛起防汛抢险政治责任,快速统筹部署,统一指挥调度,制定落实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九条规定”,压实镇村属地、部门监管、企业主体、个人岗位“四个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坐镇防汛指挥部,提前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安排33名县级干部下沉镇(街道)、靠前督导,根据雨情水情变化,严格落实“三个坚决转移”和“五撤”要求,累计撤离群众8415户18623人,做到了应撤尽撤、应转尽转,不漏一户、不少一人,最大程度避免了伤亡情况发生;1800余名干部深入重点部位巡查排查,特别是对5座水库、9座尾矿库和435处滑坡体实行24小时监测,及时排除风险隐患72处,有效避免了重大灾害发生。灾情发生后,坚持边核查、边抢险、边救灾,同步成立核灾报灾、基础设施重建等6个工作组,做到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抗洪救灾,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

银花镇机关党员干部在上店子社区东苑小区移民安置点清理淤泥。党旗高扬筑牢守护生命“桥头堡”关键时刻看组织,关键时刻靠组织。山阳县委迅速启动发挥“两个作用”应急响应机制,县委组织部及时印发《关于在防汛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第一时间研究拨付党费167万元,用于全县18个镇(街道)抢险救灾;全县各级党组织在关键地段、险要位置划分党员责任区1568个,组建党员突击队258支,筑起坚实的“红色堡垒”。
城关街道组建党员突击队25支,划分党员责任区160个,3900余名街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和志愿者下沉一线查灾救灾,封控危险路段22处,拆除危桥3座,动用大型机械100余台,抢修通村通组道路20余条、供水管道15公里。
小河口镇党委成立6个工作组,组织256名镇村干部、112名农村党员、446名群众参加防汛抢险,撤离安置群众687户1890人,修复水源地2处,设置临时供水点6处。小河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赵付明提前组织转移267户473名住户和沿街商户,红星村党支部书记杨燕带领村干部安全转移敬老院内16名工作人员和95名老人。
山阳高新区党工委抽调党员干部42人,组成巡防排查、应急处置、志愿服务等5个工作队,装填沙袋500余袋,石料10车300余方,处置坍塌河堤150延米;疏导安置滞留车辆200余辆,解决滞留司机、群众困难50余人次。
党徽闪烁锻造抢险一线“排头兵”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支标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把防汛救灾一线作为践行初心、锤炼党性的主战场,主动担当起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主力军,做到哪里汛情最急,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电视台联合开设“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专栏,组织5支工作队深入受灾一线采访纪实,及时宣传报道有效做法和先进典型,激励党员干部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让党徽在抢险救灾一线熠熠生辉。
色河铺镇陆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游魁组织37名党员、280名群众投入村内道路和河道清淤、卫生消杀、生活用水保障,自费为全村604户均购买一份住房意外保险,受灾群众每户将获赔2000元左右;峒峪寺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孝平带伤巡逻排查灾情险情70余处,转移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群众23人;屈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屈传哲带领村干部深入滑坡体、低洼地段转移疏散群众10户27人。
户家塬镇黄龙村党支部副书记贾森及时组织附近党员转移沿河受威胁群众17户,联系挖掘机排除威胁4户群众房屋的1处积水堵点,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不顾身体劳累积极投身一线查灾救灾。
王阎镇冻子沟村党支部书记蔡万明带领村干部徒步逐组逐户统计灾情,紧急求援调配挖掘机1台,组织动员党员干部、群众50余人,抢通便道20余处7.2公里,抢修饮水管道30余处4.6公里,发放生活物资80余户。
军休党员干部金明杰个人出资4万余元购买2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8张实木床和20箱方便面等物资捐赠给受灾严重的板岩镇;响应号召迅速集结成志愿服务突击队,来回徒步6个小时60多公里,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肩扛手提送到灾情最重的小河口镇铁匠沟村。
合力攻坚众志成城重建“好家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抢险救灾工作,有组织地动员群众、社会力量参与抢险救灾,紧急向各镇(街道)下拨应急抢险资金350万元,调拨帐篷、折叠床、救生衣等各类生活物资2.5万余件,接收社会各界捐赠米、面、折叠床、帐篷、救生衣等物资共计价值208.31万元。目前,18个镇(街道)的应急通道、244个村(社区)通讯设施已全部抢通,群众恢复用电,群众基本生产生活得到保障。
县交通局党委组织各工区、各道班成立30个公路水毁抢险突击队,调集机械154余台(辆),第一时间奔赴各个受灾路段,抢修中断交通公路111条,抢通每个村(社区)所在地的公路抢险救灾应急通道。
漫川关镇党委成立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6个,组建党员突击队17支,划分党员责任区335个,清理镇区淤泥4公里、道路塌方土石43处,抢通道路22公里。
中国电信山阳分公司党支部紧急抽调30名业务骨干,组建3支抢修突击队,分赴东西中三路开展线路抢修,以最快速度开通小河口镇、户家塬镇卫星基站,恢复通信基站218个。
陕西水务发展集团、陕西盘龙药业、陕西鸿瑞集团,西安市灞桥区、莲湖区,商洛市镇安县等纷纷向山阳受灾地区捐赠各类救援物资,共同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在暴风骤雨的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用坚定的责任担当和实际行动守护着万家灯火,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