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商洛市山阳县绝大部分地区引发洪涝等灾害,导致部分畜禽养殖企业圈舍冲毁、牲畜淹没,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为避免次生灾害再次发生,山阳县畜牧兽医中心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灾后生产自救和动物疫情防控等工作。
一是严密部署,快速行动。7月19日晚,山阳县畜牧兽医中心紧急召开灾情统计和应急处置安排部署会议,成立了灾后应急指挥、灾情调查、动物防疫及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和后勤保障五个技术指导小组,相继以山阳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
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给18个镇办下发了《山阳县畜牧兽医中心关于扎实做好汛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山阳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灾后农业生产恢复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印发《汛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南》《汛期动物防疫“十要十不要”》《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和《汛期动物疫病防控消毒监测指导书》等宣传彩页9600余份。由县畜牧兽医中心领导班子带领技术干部对全县18个镇(办)受灾情况逐场户进行排查并认真做好技术指导和灾后生产自救工作。

二是全方位做好无害化处理。坚持以镇(办)为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安排技术骨干力量深入受灾养殖场(户)指导开展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灾后环境消杀、疫情监测预警等工作。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要求,通过深埋等措施无害化处理动物尸体家畜3940头、家禽2.2万只,涉及受灾畜禽养殖场(户)145家,有效避免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传播,守住了畜禽养殖生物安全防线,保障了受灾畜牧产业有序恢复生产。

三是积极指导养殖场(户)开展生产自救。山阳县畜牧兽医中心全体人员迅速奔赴抢险救灾工作一线,分6个组对全县畜牧业受灾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并及时将受灾情况汇总上报,认真指导养殖场(户)积极开展灾后动物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全力恢复畜牧生产。累计紧急免疫接种家畜0.68万头、家禽15.65万只,转栏饲养畜禽1.3万头只,添槽补栏家禽2.1万头只,修复加固畜禽圈舍2.85万平方米,组织青贮水毁秸秆玉米等农作物8500吨;开展现场技术指导83场次1376人次,投入抢险干部队伍167人次,机械设备85台套;积极对接保险公司督促其对生猪受灾养殖场(户)进行理赔,目前赔付到位资金46.8万元,其余受灾场(户)的定损理赔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四是大清洗大消毒全覆盖。在全县畜禽养殖场(户)、屠宰场等重点区域全覆盖扎实开展“大清洗、大消杀”行动,加大洪涝灾害灾后防疫宣传力度,加强“大灾之后必有大疫”防控意识,累计清淤4.8万平方米,场地消杀18.5万平方米,发放消毒药品6.5吨。

下一步,山阳县畜牧兽医中心将密切关注汛情变化,继续做好因灾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生产自救工作,落实好监测、消毒等各项疫病防控措施,指导镇(办)及时消除疫情风险隐患,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畜牧生产快速恢复。(作者:薛帅帅;审核:全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