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广大师生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2024年6月27日上午,商洛市山阳县第一初级中学开展“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的禁毒教育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由党支部副书记蔡青华主持,保卫处主任陈相吉向全体师生宣传了禁毒知识。

一、禁毒宣传
为提升师生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让大家远离毒品,陈相吉主任从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如何远离毒品三个方面,向全体师生进行了教育宣传。

一、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和《禁毒法》第2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毒品有鸦片、海洛因、可卡因、摇头丸、K粉、冰毒、大麻等。
制毒者为了逃避打击,让人放松警惕,会将毒品进行伪装,变换包装形态,起一些新名字。例如,“电子烟油”“笑气”“聪明药”“减肥药”“神仙水”“娜塔沙”“0号胶囊”“氟胺酮”等新兴毒品不断出现,具有极强的伪装性、迷惑性和“时尚性”。
二、毒品的危害有哪些?
1.吸食毒品会成瘾,毒品摧毁人的消化、神经、呼吸、循环系统,摧残人的身体,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产生幻觉、精神失常,引发自伤、自杀、杀人行为。一时的快感后是终生的痛苦,最后导致死亡。所以说,吸毒是自杀,劝人吸毒是杀人。
2.毒品价格高昂,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连同父母、兄弟姊妹都没法活了。
3.吸毒后健康和生命没保障了,当然是学业荒废,更谈不上前途和未来。
4.吸毒不仅导致家庭破碎,还危害国家和社会。
三、如何远离毒品?
1.不接交损友。不结交涉毒的“损友”,不与吸毒贩毒者接触,更不能与其做朋友。
2.不接受毒品。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时,一定要拒绝吸食。巧妙或直接拒绝;如果情境对自己不利,例如受到威胁时,则委婉拒绝。拒绝后借机离开。
3.不轻信谎言。不信谎言。有人劝你吸食毒品,会说“吸几次,没事的”,“这个不是毒品,不会上瘾”,“这个感觉太妙了,你试试”等话,都不要相信。还会说毒品解脱烦恼,能减肥,说吸毒是时髦,也都不要信。毒品也确实能“减肥”,不过是减得面黄肌瘦、形容枯槁,不成人样。
4.不接受馈赠。警惕陌生人的“馈赠”。因为毒品价格高昂,吸毒者自己买毒品没钱了,会对朋友坑蒙拐骗。在劝说我们吸毒时,第一次免费提供,让你上瘾后,就高价卖给你牟利,一定要提高警惕。毒品有时伪装成其他食品、药品(药片、药丸),有时被加入到其他食品、药品和饮料中,有的做成香烟的样子,有的将毒品加入电子烟。例如,把毒品伪装成跳跳糖、奶茶、咖啡包,等等。我们防止这类情况的办法是,不吃来路不明的食品,不喝来路不明的饮料。不吃陌生人提供的零食,不喝陌生人提供的饮料。
5.不离开视线。与他人聚餐时,警惕中途离开时被他人特别是不熟悉的人在饭菜或饮料中放入毒品。
6.不产生好奇。不要好奇吸毒是什么感觉,不要被诱惑,不要为了面子而盲从吸毒,坚决不吸第一口。不到治安杂乱易接触毒品的场所,如KTV、酒吧、舞厅。发现吸毒贩毒者要保护好自己,并设法报告成人,或直接报警。
二、安全要求
会后蔡蔡青华副书记对活动进行了总结:
第一、牢记安全第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防范,远离毒品危害。
第二、自觉遵纪守法,行为文明,礼貌待人,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放纵自己,拒绝毒品。
第三、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团结同学,认真学习,珍惜时光,珍爱生命。
第四、临近期末,希望全体师生增强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学校平安稳定。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青少年远离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对保护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此次禁毒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全体师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自我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