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践感悟生活,用艺术滋养心灵”。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深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体验,培养师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6月13日,学院团委联合纪检监察党支部、群团保卫处党支部和师范学院党支部组织20余名学生代表走进商洛地方戏曲研究院商洛花鼓传习馆,开展“商洛非遗文化”研学活动,近距离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活动合影
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其前身商洛市剧团,成立于1950年,承担着商洛花鼓、商洛道情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研究与创新工作。先后创作商洛道情《一文钱》和商洛花鼓《夫妻观灯》《屠夫状元》《月亮光光》等优秀戏曲剧本,多部作品获得文化部、陕西省政府、陕西省文化厅多次嘉奖,为商洛赢得了“戏剧之乡”的美誉。
在周婉怡老师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商洛花鼓乐器展示区、服饰展示区、代表剧目等多个区域,了解商洛花鼓历史、音乐特点和各个剧目的演出、主创团队。

参观商洛花鼓传习馆
随后,师生一行走进非遗小剧场和排练大厅,欣赏了商洛花鼓《屠夫状元》选段、舞蹈《秦岭最美是商洛》等表演,行云流水的水袖、左右晃动的帽翅、空中旋转的手帕……老师们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扎实的戏曲功底,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欣赏戏曲老师技艺展示
互动环节中,专业老师在台上示范戏曲手帕,邀请学生进行互动游戏,只见大家争先恐后地跑上舞台,迫不及待地踊跃尝试。“看老师转得那么轻松,没想到自己上手体验,才发现转手帕真难呀,我们半天也学不会。”几名男同学说。经过老师们耐心细致的指导,学生们很快学会了转动戏曲手帕的技巧。

互动学习环节
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开阔了师生们的视野,感受到了家乡历史文化的魅力,更进一步深化了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下一步,学院团委将积极探索多维交叉融合联动模式,探寻适合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讲好非遗故事,弘扬非遗文化,让文化自信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