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事公安信访工作以来,共登记、接待群众来信(网上)来访1360余人(件)次,转交办信访事项350余起,参与办结、化解信访事项330起,参与协调处理非正常死亡案事件61起,先后参与稳控重点信访人员170余人次,先后22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奖励,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全省公安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公安机关2023年度老黄牛式民警等多项荣誉。他就是商洛市商南县公安局信访室主任(一级警长)彭栋林。
彭栋林从警33年来,凭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和追求,长期扎根基层,恪尽职守,乐于奉献,服务群众。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坚持把做好信访工作与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本着为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一颗热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誓言。他认真贯彻执行《信访工作条例》、《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等法规制度,紧盯规范办理、积案化解、源头治理等重点工作,一丝不苟地做好信访接待及网上网下案件办理报告答复等工作。他积极主动、加强沟通协调,妥善解决各类矛盾和信访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他能参善谋,为上级科学决策提供坚强保障。他参与起草了商南县公安局信访工作10项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商南县公安局局领导接访及包案工作规定》等14种制度规定。他大力推行信访案件通报、倒查及问责制度,坚持每季度对各部门进行一次量化考评,坚持每次局党委扩大会和局务会议通报信访工作情况、研究信访工作,坚持每季度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召集各警种、各部门的负责人会商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坚持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他率先垂范,积极创建亲民信访服务窗口。在信访民警中开展换位思考教育,对每一位信访群众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办法选择最佳解决方案。他坚持在服务群众、办理信访事项中广泛推行接待群众“五个一”(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答复、一声再见)、“五心”活动(接待要热心、办事要细心,解答要耐心、处事要公心、服务要贴心),使信访群众处处感到民警服务的热情、温馨和周到,有效消除了信访人对信访事项化解的疑虑和不满心情,也进一步拉近了警群关系。
他一丝不苟,坚持做好每起信访事项办理。有时为了接待信访人、撰写报告和答复,忙碌的顾不上回家吃饭,只能靠工作餐“泡面”充饥,“白加黑”“5加2”,废寝忘食成为他的工作常态。他建立健全基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网络,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抓好矛盾纠纷、信访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活动。定期排查、梳理疑难信访案件,交局务会议、局长办公会议、信访联席会议进行研究、磋商、交办化解。对未化解的疑难信访事项,落实局领导包案制,压实“五定五包”责任制,确保按期办结化解到位。2013年以来共转交(办)信访事项350余起,参与协调办结、化解信访事项 330起。
他热情为民,把信访群众当家人以情感化。在信访接待工作中,坚持做到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在信访工作中讲政策、讲法治的同时,讲的更多的是对群众的感情。他始终认为,讲感情就是尊重群众的意愿,站在群众的立场维护群众利益。大多数来信访的群众都是弱势群体,反映的问题处理难度都很大,就更需要信访干部带着深厚的感情去面对信访群众,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采取群众乐于接受或能够理解的方法及时化解矛盾。他不厌其烦地对那些重复访的群众进行耐心的劝服、教育、解释、疏导,告诉他们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能因为个人的一点私利就否定政府的工作以及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经过以理育人、以情服人,使群众能够满面愁容而来,笑逐颜开而归,卓有成效地遏制了多起上访隐患。
他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认真学习政策法规及信访业务知识,不断拓展工作所需的知识层面。他撰写的《商南县公安局实行“三级联调”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经验做法,被公安部和省公安厅信访网转发。他业务熟练,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安、信访业务知识等许多人要翻书才能回答的问题,他都能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充分展示了一个信访工作者对本职工作的熟悉程度。他博闻广记,加之丰富的公安基层工作经验,上访人提出的许多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给上访人一个明确的答复,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做好信访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是他分内的事情。只要群众信访问题解决了,信访人感到满意了,就是他的荣光。”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王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