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八五”普法规划和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扎实开展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典型。
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广大乡村再接再厉,进一步彰显职能,提升全市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商洛司法”新媒体平台将开设专栏,陆续刊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事迹,敬请关注。

桃园社区位于丹凤县城西7公里处,辖区23个居民小组,1489户、4496人,总面积2.5平方公里,宁西铁路、沪陕高速从本辖区贯穿而过。辖区有三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初级中学,红色教育基地(商洛工委旧址,王柏栋烈士故居)一处,有工矿企业21家、企事业单位13家,有耕地1990亩、林地0.3万亩。社区党总支下辖一支部、二支部、三支部(桃园社区退休老干部党支部)等3个党支部,有党员124人,社区干部10人。近年来,该社区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为目标,不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在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法治、德治和村民自治相结合,坚持把群众法治意识、思想道德的“里子”和村容村貌、群众福祉的“面子”同步推进,让百姓在“富口袋”的同时也“富脑袋”,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为进一步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每年度举办一次“道德评议日”活动,每次评议会确定一个评议主题,孝老敬老、赌博风气、环境卫生、遵纪守法等相关主题都纳入道德评议会的内容,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道德风尚大家议,选出了先进典型,建成了一支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身边好人”队伍,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实现了德治、法治与村民自治有效融合。同时为了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积极筹备各级组织的文化大舞台,坚持道德熏陶与普法教育相结合,正是因为这些文化活动的影响,社区打架斗殴的少了,遵纪守法的多了,打麻将的少了,跳广场舞的多了,矛盾纠纷少了,邻里之间更和谐了,在全社区形成了“人人知法学法、户户平安和谐”的良好局面。根据村情实际,将学法、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爱护环境卫生、维护社会秩序、参加公益事业、树立文明新风、勤劳致富等内容纳入居规民约中,并将其设置在进入居委会的醒目位置,让大家来相互学习、互相监督,形成“我制定,我签字,我承诺、我执行”的良好氛围,让“土政策”成为居民心中的“准法律”,成为居民自治和依法治村的生动实践。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同时,在广大农户居民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的评先活动,全村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0户,并进行了授牌,形成了人人尊法、人人学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唱响了遵纪守法好声音。“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在社区党总支、社区居委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员、普法网格员骨干的带头作用,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大力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实行普治并举。针对各类矛盾纠纷易发多发,桃园社区专门成立社区调解室,由社区“两委”会成员、23位组长和59名网格员组成人民调解员队伍,探索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办一评”工作法,推动基层党组织站在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第一线,在网格中做好发现问题苗头、排查风险隐患、调解处置矛盾等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镇域”。“三办一评”工作法推行以来,有效的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不仅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而且大大提升了诉源治理工作水平,社区呈现出了“治安案件数、民事案件数和群众上访量三下降,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两上升”的良好态势。社区先后被评为县级“平安社区”“文明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丹凤贡献了桃园力量。

镇安县回龙镇双龙村位于镇安县城北17公里处,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423户、1437人,党员54人,耕地面积1.53万亩,该村曾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无邪教示范村”、“全市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市县平家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两委”班子带头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探索创新出了“三创”模式,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全部进行“五访三公开”,接受群众和组织监督,带头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做到办事公道,廉洁奉公,切实解决了一些村务难题。创文明新风。为激发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该村创新推行了“道德银行”的德治模式,动员群众以积分转习惯,以习惯促新风。一是搭建平台,激发自治活力。以支部为主体,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建立村级“道德银行”,片区党小组牵头建立片区分行,村民以片区为单位会员加入片区支行,领取道德积分存折。银行行长由村支部书记和片区党小组组长担任,将村民在乡村治理中获得的积分存储进“道德银行”,用量化积分进行评先选优和实物兑换。目前全村423户,1437人均参与到“道德银行”积分储存,总积分已达到2.6万分,兑换实物价值1.3万元。二是量化积分,激励善行义举。建立“积分量化+清单管理”制度,围绕“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勤劳致富、修志善举”5个方面,细化分类,公式值量化,并建立积分清单和扣分清单印发积字存折。村上在每月一次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对各户申报、片长排查的积分事项进行民主评定,确定储户总分,并予以公示。三是晾晒荣誉,选树先进典型。推行“道德银行+小荣誉”的荣誉评选机制,在片长“道德银行”同步设立“家比家”荣誉墙,对每月积分较高的储户,按照积分类别同步开展奉献之星、孝敬之星、发展之星、学法之星、友爱之星“五星”评定活动。目前已评选上墙先进典型小事迹90人次.同时,依据道德银行,在全村开展“美丽乡村 幸福家园”创选活动,累计创选“十星级文明户”28户,幸福家园10个,“五美家庭”101个,好公婆20人,好儿媳19人,让小荣誉激发出争当先进的正能量。创服务机制。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一位副主任和9个村民组长为成员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包组包户包重点人群的“三包”责任机制,强化领导,明确任务,尽职尽责;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底线思维,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积极发挥“法律明白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伍军人、老乡贤“五老”作用,助力平安乡村建设;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进院落、进企业等活动,提高法治宣传覆盖面。近年来,持续开展法治宣传进学校、进院落、进企业活动,受教育群众达5000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件,化解成功率达100%。同时该村还把民主法治思想融入基层组织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中,不断推动民主法治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创善治家园。双龙村上承“柞水溶洞”“古道岭”景区,下接“侏罗纪梦幻世界”,是镇柞旅游环线上的重要接点。自2022年以来,双龙村紧紧抓住秦岭山水乡村建设契机,按照“六清六制六管六建”要求,发动群众主动参与进行全面主体综合性整治,在整治建设中通过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队伍向村民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和秦岭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引导村民树立卫生文明意识,及时有效地化解在环境整治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取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大家自觉投身到建设中。现在建成的有党小组便民服务室、“和为贵”调解室、四合院、幸福大院、水体景观、古药树观景台、儿童游乐园、樱桃采摘园、老手工艺体验区、网络直播带货、幸福人家、农家乐、小广场、停车场、沙湾沙滩公园等N小设施,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使群众融入在景里,居住在“景中",实现了把双龙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秦岭山水乡村目标。来源:商洛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