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竹林关镇按照“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多元参与、共建共治”方针,不断做实基层治理,促进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坚持党组织领导,构建“大政法”机制,以平安建设为抓手,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平安工作联席会议。同时,建立健全以镇党委为核心的社会管理体系,搭建以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村级调委会为一体的综合治理平台,开展社会治安、矛盾化解、社区矫正、禁毒戒毒、反诈骗等协作,形成工作合力。2023年,全镇共化解矛盾纠纷1160余起,丹水社区被评为第八批“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织密网格,小网格守护“大平安”。竹林关镇坚持“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的原则,为全镇共配备网格员419名,实现了全覆盖。政策宣传、防汛防火、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网格员。通过定期入户走访,精准摸排提供服务帮助,使网格成为了排查发现风险的“第一哨所”,让所有网格员成为了防范化解风险的“排头兵”,用“微服务”密织了“安全网”,让“小网格”撑起了“大平安”。

多元参与,促进共建共治“大和谐”。“大爷、大娘,要是让你提供银行卡、身份证信息,一定不能相信,要及时报警……”春节前夕,一群身着红马甲的网格员穿梭在各个年货大集上,他们向赶集群众发放防养老诈骗宣传单,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沟通,把反诈骗知识传进千家万户。“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改天可一定要来家里,我给你们包饺子吃!”家住社区二期的居民闫民热情地挥手,感谢工作人员一次次登门,一次次谈心,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解决了楼上住户与他家卫生间渗水纠纷问题。(来源:竹林关印象 政务)

竹林关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开展信访治理和积案化解,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打通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最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