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商洛市丹凤县全面对标国家和省市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高效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巩固成效“四大任务”,聚力推进“五大振兴”,全面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乡村振兴提质年“五双”活动,被国家乡村振兴局网站推广
丹凤县聚焦群众增收、乡村增色、治理增效,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提质年,扎实做好“双防”“双补”“双创”“双促”“双优”等“五双”重点工作,《经验谈|陕西丹凤开展“五双”活动促乡村振兴》,被国家乡村振兴局网站发布。

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持续深化“三联三促”活动,实行“红橙黄”三色动态管理,在全县157个村(社区)党组织中开展建设好班子、制定好规划、培育好产业、打造好环境、建立好机制、赢得好评价“六个好”为主要内容的“评星晋级”活动,建强乡村振兴“组织堡垒”。发挥4150个治理网格单元作用,推行爱心超市“积分制”,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送戏下乡50多场次,建成易地搬迁安置社区“九小设施”51处,实现搬迁群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有效激发乡村振兴工作活力。

“五步工作法”促进搬迁人口稳定就业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
全县采取大力实施劳务输出保收入、培训赋能促发展、培育主体强基础、扶持创业挖潜力、公岗兜底强保障“五步工作法”,助推全县搬迁人口就业质量不断提升。止目前,全县易地搬迁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03万人,适龄劳动力就业率达85.8%,6171户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均实现至少一人就业,“五步工作法”促进搬迁人口稳定就业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丹水社区被人社部认定为第五批次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

棣月公路被评为全省十大美丽农村路
全县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和美丽秦岭山水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持续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拆除路侧非路广告牌及违建物,路域环境大幅提升。创建厅级文明路1条16公里、市级文明路13条259.84公里、美丽乡村路3条61.162公里,全县157个建制村(社区)“两通率”100%。棣月公路被评为全省十大美丽农村路。

苏陕共建“飞地园区”,被《中国乡村振兴》刊物发表报道
丹凤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依托对口帮扶单位—南京市雨花台区的资金、技术与丹凤县原材料、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投资2.5亿元,建成占地51亩的新雨丹中药科技产业园,雨丹两地共建的“飞地式园区”,促进群众增收,成为宁商产业协作的典范,被《中国乡村振兴》刊物发表报道。

推进农业“四化”提质,促进农民增收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景区化、品牌化、绿色化“四化”提质,培育壮大丹凤葡萄酒为首位产业的“菌药果畜酒”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省级农业园区创建顺利通过验收,奖励资金1000万元。全县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个、农业园区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83个,家庭农场333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丹凤良种天麻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通过省级绩效考评。全县发放脱贫户贷款6985笔3.4亿元,对1.8万户脱贫户产业直补资金2830万元,带动脱贫户及监测对象8612户增加收入。扎实开展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2023年度集体经济共收益2663.98万元,联接带动1.4万人增收。

创新“4333”工作机制,推进秦岭山水乡村建设
全县推进集聚乡村建设新合力的“4333”工作机制,建设秦岭山水乡村,全力推动农村产业向康养旅游转型,全面创建36个康养、旅游、宜居“三百”示范村、3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12个“五小经济”示范村,从“政府配餐”转为“群众点菜”,让乡村成为农民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幸福港湾”。( 作者:梁鹏飞 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