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二届商洛最美民政人评选表彰活动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中共商洛市委宣传部等5部门在全市组织开展第二届商洛“最美民政人”评选活动。按照事迹典型,社会公认,组织认可的原则,讴歌民政岗位亲民、为民、爱民的民政工作者,挖掘和宣传活跃在基层一线的群众贴心人,推动社会各界关注民政、关心民政。经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推荐,征求同级纪监、综治、环保、文明办、宣传部等单位意见,报请评审委员会评审、市委文明委领导审定,初步确定最美民政人候选人10名、提名奖5名。现将主要事迹和名单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公示时间:2023年11月27日--12月1日监督电话:0914-2381100邮 箱:1053313023@qq.com
中共商洛市委文明办 2023年11月27日
任丹英任丹英,女,47岁,商洛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参加工作以来,她扎根护理一线,用爱心善待每一位供养人员,为他们洗浴更衣,修剪指甲,理发剃须。为确保供养人员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她通过做保健操、趣味游戏、手工制作等形式丰富供养人员日常生活,锻炼其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她自学手语和护理技能,总结了多套规范、有趣、个性化的管护经验。她为他们擦洗伤口、喂药打针、洗澡更衣,并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带领作用,带徒传技,为单位培育了一批年轻的护理能手,提升了福利院的整体工作效率。二十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微笑服务,视老人为亲人,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着每位被供养人员的心,多次被评上级民政部门评为先进个人。她像一位天使坚守在养老护理一线,用温暖驱散孤独。她默默坚守,用勤奋的双手,托起老人们的希望;用善良的心灵,延续老人们的生命之歌。王中焕王中焕,女,39岁,商洛市儿童福利院护理员。她爱岗敬业、执着奉献,凭借过硬的护理技能和对孩子母亲般的呵护,给予入院的孩子超越血缘的“母爱”,深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尊重。她是妈妈也是老师,参加工作12年来,经她护理的孩子有的从不能站立到可以独立行走,有的从不会说话到可以正常表达,有的从自卑内向到成为舞台“小明星”,有的从缺乏自理能力到可以进入学校就读……一切从爱出发,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这些孩子从“特别”变回“普通”。她的执着坚守换来的是特需儿童天使般的笑脸,她的真情付出点燃的是孩子们希望的明天。她的工作获得同事们的一致肯定,连续六年被单位评为先进护理个人。她早已不单单是照顾孩子们饮食起居的护理员,还是一个个“小天使”的守护者,是孩子们每天清晨一睁开眼睛就立即想看到的“中焕妈妈”。她用慈母的胸怀,教师的睿智,在爱与被爱的亲情轮回中,托起孤残儿童希望的明天。郑 诺郑诺,女,39岁,商洛市殡仪馆员工。作为一名基层殡葬服务人员,常年面对冰冷的逝者,她摒弃世俗偏见,为广大丧属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参加工作15年来,为了保证为故者选到合适的墓地,无论严寒酷暑,她都会耐心细致的引导客属选到合适的墓地。治丧吊唁期间,她积极主动为丧属提供心理慰藉,常常用一杯水、一句暖心话平复悲痛者心情,陪伴他们完成送别亲人“最后一公里”心愿。长期的工作积累,让很多丧属视她为亲人,逢年过节上山祭祀时总是期待她在单位值班。因长期在上山下坡的环境中工作,但她无怨无悔、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殡葬工作者“人道关怀,服务社会”的价值观。人生的终点需要他们默默付出,郑诺和她的同事们没有豪言壮语、任劳任怨、更没有奢谈条件和待遇,有的只是一腔真诚、善良、博爱的胸怀。他们冲破传统世俗偏见,用真情和爱心守护这人生的终点站。他们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雷 涛雷涛,男,38岁,党员,商州区殡葬殡仪管理所所长。自2020年从事殡葬工作以来,雷涛同志用“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误不起”的使命感,托起生命的重量!为生命承诺,为良心奔波,作为特殊行业的从业者,他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宗旨,把“丧属至上,服务第一”放在首位。他冲破世俗偏见,潜心学习研究火化技术与设备维修,成为殡葬殡仪的行家里手;他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开展抓学习、抓管理、抓服务、抓硬件、树形象、抓考核“六抓”活动,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单位,为广大丧属提供良好治丧环境。他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冲在疫情防控及接运、火化工作一线,展现殡葬人过硬作风。任职三年以来,他以“逝者为大”的信念安亡者之灵、慰生者之心,甘做生命最后的“摆渡人”。区殡葬殡仪管理所荣获“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王育苗王育苗,女,49岁,党员,洛南县灵区域口敬老院院长。2020年1月18日,第24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的大屏幕上播放系列滚动视频中,一个中年女同志带领一群老人做游戏的温馨画面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个女同志就是王育苗。护理是爱心、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自2013年任灵口区域敬老院院长以来,面对高龄老人,她尽心尽力,关爱有加。她精心呵护,也融化人心,她始终以“感老人恩、养老人身、急老人想、宽老人心”为宗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孤寡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坚持每年为老人购买换季衣服、床上用品,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冻保暖,把全部精力奉献给敬老养老事业。先后被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等20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2018年被评为全市民政工作先进个人。她用无怨无悔的爱和付出,实现了“为政府分忧、为社会尽责、为老人尽孝”的办院目标,为老人守护了一个温馨家园。刘继民刘继民,男,57岁,党员,丹凤县中心敬老院院长。1988年,刘继民为协助被誉为“商山红莲”的母亲——徐升莲打理好当时的大峪敬老院,毅然辞掉安逸工作,带领家人一头扎进了敬老院,这一干就是35年。从事养老事业以来,他爱岗敬业,使敬老院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被住院老人和子女称为“老人们的忠实贴心守护”者。2011年被丹凤县民政局任命为中心敬老院院长后,为了提供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服务,他加强学习,不断提升全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院内各项管理制度,开展各类娱乐活动,重视老人心理慰藉,维护老人合法权益。30余年来,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将“为党和政府分忧,替天下儿女尽孝”的宗旨牢记在心,用孝心和爱心、担当和进取,为老年人打造出温馨的家园。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等国省市县十余次表彰奖励,为弘扬中华孝亲敬老传统美德树立了典范。朱 栋朱栋,男,42岁,商南县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股股长。从事民政工作18年以来,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心扑在基层民政一线,在不同的平凡岗位上努力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任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股长后,运用“1+10+X”模式搭建县域社会工作平台,聚焦“一老一小”两个特殊困难群体,坚持“弱势优先、保障专业、服务民生”的原则,为辖区内的困难家庭、独居老人、困境儿童等困难弱势群体以及其他有需要的群体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困境人群打通“最后一米”,民生保障工作从“兜底型”服务转变为“专业化”服务。他十几年来风雨无阻,努力践行着“民呼我应、民求我为”的工作宗旨,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为民服务的动人之歌。他是不知疲倦的马,驮着忠诚,奋蹄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他用最真挚的付出,成为了守护社区的顶梁柱。相继多次荣获市、县民政系统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张建平张建平,男,52岁,党员,山阳县民政局副局长。30年来,在平凡的民政岗位上,从排头兵到主先锋,他总是冲在一线,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殡葬改革工作中,他知难而进,勇挑重担,带领专班,从招商引资、选址规划、征地拆迁、施工建设直到后续管理,两年时间,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一墓一馆”建设目标;脱贫攻坚期间,他充分整合住建、教育、卫健等部门的配套政策,把“应保尽保”“应兜尽兜”落到实处,使全县3.5万多人享受兜底保障政策;他是优抚对象、困难群众的知心人。西照川镇碾子坪村因公致残的73岁老人张恩荣逢人就说:“是民政局的张建平给我落实生活补助、安装假肢,如果不是他,我坟头上的树都长好粗了。”他始终恪尽职守,勤勉为公,不断在岗位上提升党性觉悟,在细碎的时光中践行使命,以奋斗的精神拥抱生活,在工作中践行美丽民政人诺言。先后多次受到市、县表彰,2003年被商洛市政府授予全市民政工作先进个人。王国学王国学,男,60岁,党员,镇安县铁厂镇区域敬老院院长。八年来,他坚守平凡岗位,照顾老人们的身体、关注老人们的心愿。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的一切。这不仅仅是工作,更是他坚守的代名词。用爱服务,以院为家,坚持定时查房,督促或帮助老人们穿衣洗漱,叠被拖地、开窗通风、散步锻炼。他的笔记本上,记载了每位老人的生日,在老人们生日当月集中给老人办生日宴,致祝寿词、敬祝寿酒。他对院里74名老人的心理变化和需求了如指掌,只要是老人需要的都能做到事无巨细让敬老院的老人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他常常鼓励老人们和家里的亲属们视频连线,沟通交流,消除老人们因封闭管理带来的心里恐慌和焦虑情绪,使老人们都能安心地在敬老院居住。老人过世,他坚持为逝者送行,他先后为43位老人“养老”送终。他多次荣获“优秀敬老院院长”称号。王 栋王栋,男,39岁,柞水县营盘镇民政办负责人。自2009年从事基层民政工作以来,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待群众耐心热情,始终将“群众满意我满意、群众高兴我高兴、群众幸福我幸福”作为工作目标。民政工作服务的对象大多数是困难群众,由于对政策的理解不够,王栋经常遇到情绪激动、蛮不讲理的群众。在民政救助岗位多年,面对这些群众,他都耐心为他们讲解政策,民政岗位磨炼了他,遇事他比常人更有耐心和办法。遇见群众他都主动上前询问,都主动和村干部取得联系,问明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10余年间,他的足迹踏遍了营盘镇每个角落,被群众誉为知心人、贴心人。他始终坚持用真情和耐心读懂群众的心声需求,用坚韧和专业破解基层民政工作瓶颈,王栋用实际行动不断践行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初心使命。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县民政工作先进个人。

来源:洛南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