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学,男,60岁,中共党员,商洛市镇安县铁厂镇西沟口村人,1996年至2015年,先后担任铁厂镇西沟口村村委会主任、支部副书记,2015年起担任铁厂镇区域敬老院院长。
作为一院之长,他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八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平凡而又普通的敬老爱老岗位上,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倾注真情,致力于铁厂镇敬老院的发展和高龄空巢老人的陪伴与守护工作。
每天早晨,他满脸笑容、一句问候走进老人房间,面带微笑、阳光的心情开启新的一天,他对老人亲情守护,尊敬老人,陪伴老人,视老人为亲人一样。
爱岗敬业、细心呵护、耐心陪伴、精心照料是他照顾每一位孤寡老人的真实写照。为老人创造一个安度晚年的良好环境,使老人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默默坚守。
用爱服务以院为家让老人感受到日子的温馨
2015年,他担任镇安县铁厂镇敬老院院长。他作为一位从事养老工作的基层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带领院内工作人员全心全意地为孤寡老人搞好服务。细致到每一位老人的年龄有多大,生日在那一天,身体患有什么病,什么时间需要喝药,有什么爱好与性格特征。面对敬老院74名高龄老人,他每天起早贪黑,每周7天,吃住都在敬老院,热心照顾五保老人。
为了让老人在敬老院生活的开心,他定期与老人交谈,了解每一位老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在聊天的过程中,他随手记下老人亲友的联系电话,并根据各自的情况合理安排好他们的饮食起居;对患病的老人,按时给他们服药,除积极治疗外,还根据病人的口味,特殊烹制饭菜。每次看到老人脸上的笑容,他觉得再苦再累也值的。
“人上年龄了,性格都有些孤僻。”面对性格怪异,语言犀利,个性奇怪,不善于与人交往的老人,他总是在饭后,利用时间与老人谈心,给老人讲故事,与老人交谈,了解他的需求,让每一位老人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他都会为院民购买水果、小食品,并组织集体会餐;九九重阳节,为五保老人集体祝寿过节日,一起佩戴大红花,吃蛋糕,发放纪念品,还联系镇政府,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文艺演出,送文化进院活动,让老人亲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工作中,他尽职尽责。平时换个灯泡,接个水龙头,给老人理发剃头,打扫卫生之类的小事,只要他在,大家都可以不用操心,就连那种最累最脏的厕所清扫工作也似乎成了他的工作范围。
真情付出赢得信任让老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早上好!李叔,昨晚睡得好吗?”这是王国学每天早上穿梭于老人房间说的第一句话,王国学每天早上坚持到每一位老人房里查房,督促或帮助老人穿衣洗漱,叠被子、喝开水、洗衣服、拖地、帮助老人打开窗户通风,在敬老院内散步锻炼。只要是老人需要的,王国学都能做到事无巨细。特困老人周国金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王国学的手,感慨地说:“自己的命真好,虽然无儿无女,但在敬老院里却碰到这样一个贴心的好院长,比自己的儿女都好。”而这样平凡细小的工作,王国学已经坚持了近8年。
敬老院的工作,除了脏、苦、累外,还要及时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2021年6月16的晚上,余胜有老人突发疾病,他亲自联系车辆,送余胜有到镇安县中医院住院,全程照顾老人检查,直到老人亲人到来时才离开。朱端文因患有抑郁症,经常晚上无法入睡,在敬老院院子里大吵大闹,王国学每次走近老人,拉起老人的手一起散步,与老人说话谈心,缓解老人内心的孤独,直到大家都休息了他才入睡;2022年8月,丁仕群请假回老家,刚好赶上了暴雨,被河水阻断,无法返回,王国学徒步10余里路将他安全接回。王国学以他真诚的付出,让敬老院大家庭内的老人感到安心。
有一天,他发现特困对象郭某食欲下降,偶尔还腹痛,人也逐渐消瘦。王国学动员老人去医院做个检查,在全程陪老人做了CT、胃镜等检查后,老人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医生说只有半年时间了。2020年10月8日,老人的状况已经非常差了,医生建议遵从老人心愿接回去照顾。老人的亲戚害怕要他们服侍老人,不同意接回,王院长苦口婆心地说服了他们,将老人接回敬老院里悉心照顾。在老人回院的10天时间里,王国学坚持亲自照料老人的日常起居,老人每次吃完饭后又止不住的呕吐,王国学一次次地帮老人清理呕吐物,陪他说话,安慰他,为他播放喜欢的音乐或戏曲,直至老人安详地离世。“王院长真是个好人,能碰上他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这是郭某老人去世前常挂在嘴边的话。
“今天吃药了吗,今天更冷了,衣服要多穿点啊。”每天,王国学都会准时地到每个老人的房间查看,陪老人聊聊天散散步,让老人感到“不是家人,胜似家人”。在老人过生日时,他还经常动员老人的监护人做好亲情联络和沟通交流,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他经常告诉护理人员要以热情、真诚、优质的服务换取老人的理解和微笑。8年来,他视老人如亲人,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他的付出,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王国学不仅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的护理员。愿所有老人都能得到良好的照护是王国学从事养老工作以来不变的心愿。敬老院的每位老人都把王国学当成了自己可信赖的亲人。
视频连线 守护去世 让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温度
走进铁厂镇敬老院亲情连线工作室,老人和家里的亲戚视频,聊天,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王国学用“亲情”感化老人,在敬老院布置亲情连线工作室,随时能让老人与亲属视频聊天,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每年年初他将老人生日公布上墙,专门置办生日餐。瘫痪在床6年的八旬老人朱某过生日时,他特地买来蛋糕,让其他老人陪伴朱某过生日,让朱某感受到,集体过生日的快乐。在他的管理下,敬老院每月集体给老人过生日,让他们相互祝福,感受快乐。
为了丰富老人的生活,为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他经常组织老人锻炼身体,院里组建老人舞蹈队,组织院民打太极拳、下象棋等,有时还组织院民家属座谈会和陪同老人一日生活等活动。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加强了相互间感情交流,让老人过得滋润,活得开心。
最让人感动的是,高龄老人朱某在给他远在河南打工的儿子视频时,满脸笑容的说道:“我是一个盲人,从小失去了父母亲,一个人孤苦零丁很可怜,现在我在敬老院吃得好,穿得好,院长和工作人员很关心我,我离不开他们,敬老院就是我的家,她们就是我的亲人……”
五保老人齐某患食道癌,每天承受着剧烈的病痛折磨,情绪极不稳定,甚至有了厌世思想,他在病床前耐心开导他,像儿子一样守在病床前喂药喂饭,端屎倒尿,不厌其烦,老人在临终前说:“儿子,辛苦你了!没有你,我活不了这么多年。”
为了让敬老院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敬老院每年评选一次优秀院民。80岁余苍怀连续8年荣获“优秀院民”称号。在余苍怀去世后,他组织敬老院工作人员捐款,用灵车把老人送回家,协助安排去世事宜。
一年365天,他围绕着院民的吃、穿、住、医、乐、行日常院务,没有节假日,集采购员、护理员、服务员于一身,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劳任怨的为自己所钟爱的敬老事业忙碌着。
老人们把王国学当作亲人,8年来,他为43位老人“养老”送终。2021年11月铁厂镇敬老院被商洛市民政局授予“三星级养老机构”荣誉称号。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为确保老人安全,王国学第一时间响应号召,配合政府做好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点建设,妥善安置老人或悉心照顾,坚持带领老人做老年操,丰富老人精神生活,让老人保持心情愉悦,用真情真爱陪伴老人愉快地度过每一天。就这样,他在敬老院坚守岗位80多天,没有回过一次家。
农村敬老院的工作平凡、细微,正是这平凡而细微的工作,营造了人世间最温暖的情怀。在这个岗位上,王国学用爱心、细心、耐心谱写着不平凡的人生。8年里,他尽职尽责,甘于奉献,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孤寡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为老人们梳头洗衣、端屎端尿、拉家常暖心房……他把全部精力奉献给养老事业,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用心血和汗水谱写出一曲感人的奉献之歌。在养老敬老岗位上,尽自己微薄力量,帮助有需要的老人,不求回报,只求老人心安。”(杨远彦 陈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