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长安大学地测学院副院长申艳军教授率生态秦岭科考团队一行20余人,深入丹凤县流岭国有林场开展秦岭生态科考活动。科考团队重点考察研判了该场飞播林的浅表层地质灾害、人工林与天然林水土保持差异化等课题。

科考团队在该场专业技术人员带领下,首先深入到寺坪镇瓦房林区进行现场样方调查、现地调查,对该区域飞播林和天然林优势树种的生长现状,地表土壤侵蚀差异程度进行了采样;同时,还深入到寺坪–毛里岗沿线对飞播林区域的浅表层滑坡群及水土流失问题做了详实调研,利用无人机对区域内重点地质灾害点进行了拍摄采样,对形成原因进行了科学研判。随后,科考团队来到胡岭沟段,对“7.28”水灾造成的大规模滑坡体现场,对飞播林根系发育特征及人工切坡失稳的抑制或加速作用进行专项考查。室外考察活动结束后,生态科考团队回到场部,仔细认真查阅了该场近年来开展飞播林经营试验有关资料。结合野外考察和室内查阅资料情况与该场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对该场近年来加强流岭林区生态保护所采取的积极措施和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就今后进一步做好流岭林区生态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科考团队还表示:今后一定要持续强化校场合作交流,特别是在飞播林质量提升、飞播林地质土壤侵蚀状况等方面加强研学合作,共同致力于保护好秦岭腹地这块人工飞播造林集中连片最大、林相最整齐、生态效益最明显的飞播林区,为流岭、乃至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供稿人:刘春荣、卢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