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水利,竭诚为民谋福利

来源: 西安商情网 发布时间: 2021-07-09 20:28:49

           本报延安讯(记者:雷波)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兴起,农业水利以小型、社办为主 的治理方针,实现从农户分散治理向公社或村队组织的大面积水土治理转变。1957年,水平梯田基本取代了坡式梯田。洛川县全县累计建成坡塘、涝池、水窖、土井、小土坝等小型水利工程1300多处,有效灌溉面积达1.2万亩。
      1958年至1968年,受“大跃进”范围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数量徒增,建成基本农田16.6万亩。坡式梯田3.5万亩,水利工程94处。按照“三年大战、一年扫尾”要求,以公社为单位组织大兵团作战,充分利用川道水源,蓄、引、提并举,实现川地水利化。
        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后,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做了大量水利工程的纠正、改进和提高,逐步规范工程管理,有计划的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1969年,洛川县政府和水利部门把水土保持作为耕地治理的根本措施,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广大人民群众仍然坚持力所能及的治理工作,全县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初兴之势。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认真贯彻周恩来总理视察延安指示和北方地区农业工作会议、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方针,大搞以土改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全党全民搞会战,全行全业都参战,实现“一水二坝三梯田”的主攻目标,洛川县平整土地29.81万亩,综合治理小流域18条,累计建成淤地坝60座并淤成土地进行利用。拓家河、吴家河、两水河、小兴、车相塬水库相继建成使用,洛川全县城乡居民供水保障和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主要得益于这个奋斗时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备受众爱。
       其中拓家河水库是洛川水利奋斗的巅峰之作,它是举全县万民之力,人挑肩扛、土法上马,人定胜天,历时五年建成的集防洪、灌溉、供水、养殖的综合性水库,洛川县水利改革发展进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
      随后,流域治理、农田基建、坡地水保、水保治沟齐头并进,吹响了新发展号角。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纪初期,洛川县以改革转型为中心。1994年挂牌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集水行政、水事业、水产业于一体的县级水务局,承担社会性防汛抗旱、水资源统管的行政职能和水利事业发展综合服务职能,逐步实现了涉水事务统一管理的转型目标。
        同时,调整发展思路,重心服务水利建设为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上转变,初步形成了水源、供水、灌溉、水保四大工程体系,全县蓄水库容达到2667.5万方,节水灌溉大跨步发展,建成“七大五小四十五个单村”农村供水格局;建立“塬、坡、沟”三道防线,新建淤地坝19座,小流域治理10余条,完成水保综合治理近千公里,建立健全全县防汛抗旱体系,防汛抗旱能力全面提升。
       洛川县以水兴业、以水富民,服务果乡产业发展,标志着洛川水利振兴全面进入新纪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洛川县水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提出的“一统六抓双提升”(既一统(党建统领)、六抓(抓水源、破解瓶颈;抓供水、紧贴民生;抓灌溉、跟进产业;抓水保、固沟保塬;抓项目、强基固本;抓管理、提质增效,)双提升(提升党的建设和为民服务水平))的新思路,全面开启“大水利”的发展新征程。
      洛川县水资源短缺瓶颈破题实现,谋划的的李家河村、孙家河水库、黄连河水库、南沟门水库引水工程、石头镇供水工程五个骨干水源相继实现,加上原有的拓家河水库、安生沟水库、两水河水库的水源基础和界子河、南月河等应急水源工程,彻底改观了全县缺水的现象。
        洛川水利探索城乡供水“大管理”模式,成立农村供水管理总站和农村供水有限公司,实现了城乡供水集约管理、稳定服务、长效运行的远景目标。构建了拓家河灌区、孙家河等五大果园节水灌溉大格局。全县果园灌溉总面积已接近20万亩。综合以水保生态治理、河湖长制工作为有力举措,潜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综合发力,全面促成洛川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 xasqbj
西安 | 咸阳 | 铜川 | 渭南 | 延安 | 榆林 | 汉中 | 安康 | 商洛 | 宝鸡 | 杨凌 | 西咸 |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信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经济网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广播网 中国西藏网 光明网西部网陕西网西安网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西安商情网 邮政编码:710005

新闻热线:029-86178533 广告热线:18092743863 电子邮箱:61777670@qq.com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弘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