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舞台上的中坚力量 ——讲述延安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中“老”支书的故事

来源: 西安商情网 发布时间: 2021-07-28 13:03:49

    黄陵县双龙镇索洛湾村新建民宿。

 航拍镜头下的辛户村。

 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的“樊九平式”调解室。

  本报记者 杨磊 文/图


  7月,宝塔山下,延河岸边,鲜红的党旗迎风招展。


  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撸起袖子、扑下身子,为群众解决困难,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树起一面面旗帜,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1 柯小海:为了村民的日子更红火


  “养老保险、合疗,村上交。米、面、油、卫生纸等日常生活用品,村上月月配发。过年每家还发500元买肉钱,想吃啥肉自己买。”7月21日,黄陵县双龙镇索洛湾村58岁的周金连感慨地说,“建党100周年之际,村上又给每人发了1000元,这样的好村子、好生活,皆因索洛湾有个好支部、好书记。”


  周金连所说的“好书记”就是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海。多年前,索洛湾村曾是一个位置偏僻、产业薄弱、发展滞后的小村子,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1976出生的柯小海,带领村两委成员迎难而上,依托当地特产优势,建起了粮食加工厂,成立了索洛湾轩辕土特产专业合作社,抓住毗邻黄陵矿业二号煤矿的区位优势,建成了村办停车场和现代化洗车场,年收入达300余万元。村上还依托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配套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民自然享受到利益蛋糕。索洛湾村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分红和公益事业,人均年分红1.1万元,农户家中的电视、电冰箱、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村上也给配发。村上还定期组织村民外出学习、开阔视野,每年对重病群众进行救助、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进行资助奖励,举办文明评选活动和文体竞赛活动,丰富和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柯小海上任伊始,就下定决心要改变村上落后面貌。他赴全国各地考察学习,自掏腰包探索试验,发展秦川牛养殖、大棚蔬菜、蘑菇种养、粮食加工等产业。正是他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和努力,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符合村情的发展路子,实现了“温饱—增收—小康”的三级跳,索洛湾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多年来,柯小海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三秦楷模’”“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面对诸多荣誉,他说:“索洛湾养育了我,我要让索洛湾人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为发展索洛湾的乡村旅游,村上正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计划统一规划建设轻钢别墅。目前已进入入户测量阶段。用不了多久,极具魅力的索洛湾将呈现在青山绿水之间。”


  2 张延刚:让红苹果成为村民增收的“幸福果”


  出生于1969年的张延刚,现任宜川县云岩镇副镇长、辛户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被授予2018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先进个人,2020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三十年来,张延刚牢记为民初心,带领村民把产业结构从种粮调整到务果,把果业管理从粗放式转变成标准化、精细化,把单家独户的经营方式转变为报团取暖,把一个穷村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5万元,村民从土窑洞搬进了小别墅,60%的村民在县城购买了商品房,家家拥有了小轿车,幸福院让贫困老人安居乐业。该村先后荣获“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全省党建示范村”“市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苹果第一村”等荣誉称号。


  30年前的辛户村,大车上不了塬,小车进不了村,家家户户用的是煤油灯。面对贫困,张延刚果断提出辛户村的出路在苹果上。他率先承包了村里50亩机动地,连同自家责任田一次性栽了60亩苹果树,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带头,引导群众参与,人工平地400亩,全部栽上了苹果树。1996年,精心呵护了7年的果树挂果销售时,每亩苹果的纯收入达2200元。初尝甜头的群众栽植苹果的热情高涨,但部分家庭困难户却动不起来,于是张延刚帮助村民贷款购买苗木,帮助34户困难群众建成果园960亩。如今,部分贫困户人均果业收入达5万元,成为全村的“富裕”户。


  王红曾是这34户困难户之一,通过发展苹果产业,日子过得越来越好。“2020年,我们三口之家,毛收入30万元,除去5万元成本,人均纯收入8万余元。”王红说。


  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张延刚引导果农推广“果畜沼草网”五位一体生态管理模式,着力提升果业质效;开展“两防两改”综合试验田建设;加快老旧果园政造;注册“云辛”商标,成立合作社;兴建选果线……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如今,辛户村发展新型职业农民22人,苹果年产值达1500万余元。


  3 樊九平:桥镇村的“和事佬”


  一位村党支部书记,每周到县法院上两天班,你会质疑吗?延安市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樊九平就做到了。


  2020年4月起,53岁的樊九平每周四、周五去县法院进行两天的诉前调解。樊九平当了十年“说书匠”,后因社会发展“说书”这门手艺渐渐没了市场。他回村后从小组长干到村主任再到今天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畜禽养殖、山地苹果,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752元。


  十年“说书”,练就了樊九平能说会道的本事。村民之间有了矛盾,他主动去说合,慢慢地凭着“一碗水能端平”的公道和智慧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樊九平担任村干部已有16年,群众有什么“烦心事”“疑难事”,都爱找他说道说道。为更好地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樊九平创新推出了“樊九平式”调解模式,建起了“九平调解室”,并坚持将“解疑难、接地气、创品牌”贯穿工作始终。他采取“情理法说劝和”调解六法,化解了邻里纠纷、婚姻矛盾、产业发展、交通肇事等480余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


  群众形象地称樊九平为“和事佬”、善解百姓心结的“金钥匙”。樊九平经常应邀到市级单位、兄弟县区、周边乡镇进行经验交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13年7月,樊九平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2015年1月,被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全省优秀治安中心户长”;2018年6月,被陕西省司法厅评为全省“十大调解能手”;2019年12月12月,被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评为陕西省“十大法治人物”提名奖,全市综治维稳先进个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支部书记、全市创建平安建设先进个人等。


  柯小海、张延刚、樊九平,他们都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延安市大力实施“领头羊”培育工程,从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伍军人中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在今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后,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共11972人,平均年龄43.45岁,其中“四类人员”7194人,占比60.09%,中专及以上学历6398人,占比53.44%;女性3184人,占比26.60%;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9.11%,一批有较强致富带富能力、热心村上工作、在群众中有较好口碑的能人进入了村两委班子,为村干部队伍增添了新的活力,年龄、文化结构也得到了优化。


责任编辑: xasqbj
西安 | 咸阳 | 铜川 | 渭南 | 延安 | 榆林 | 汉中 | 安康 | 商洛 | 宝鸡 | 杨凌 | 西咸 |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信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国际在线 中国经济网 中青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广播网 中国西藏网 光明网西部网陕西网西安网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西安商情网 邮政编码:710005

新闻热线:029-86178533 广告热线:18092743863 电子邮箱:61777670@qq.com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弘业律师事务所